
如何鑒別珍珠的優劣和等級
- 1
看光澤
我們都知道珍珠給人的感覺是含蓄,高雅,以及柔和的美感。我們常常使用“珠光寶氣”這樣的詞語來形容珍珠的光澤,可以說光澤是珍珠的靈魂,因此鑒別好壞我們自然要從它的光澤說起。一般來說,無光或者少光的珍珠缺少了美感,所以質量上要差一些。按照珍珠的光澤我們可以將它的好壞分為四個等級,分別為極強,強,中和弱,也就是我們下圖中的A、B、C、D四個層次。其中A級,反射光特別明亮,銳利均勻,映像清晰,是珍珠中的上品。B級,反射光明亮,標面能看見物體影像,品質僅次于A級。C級,反射光不明亮,表面能看見物體,但影像較模糊,品質稍差。D級,反射光幾乎全為漫反射,表面光澤呆滯,幾乎無映像,這種是珍珠制品中比較不好一類。
- 2
看圓度
對于珍珠制品,還存在著一個圓度的問題。珍珠是越圓越好,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“珠圓玉潤”,圓潤的珍珠更具有美感,其光澤也是一流的。那么我們怎么判斷珍珠的圓潤度呢?或許有的朋友可能認為只有360度的圓才是最好的,其實不是這樣的,圓度也是有著標準的。我們這里以淡水珍珠為例,珍珠的最長直徑和最短直徑差的百分比≤3%既為正圓標準(也就是下圖中的A1),直徑差比≤8%則為圓的標準(A2),直徑差比≤12%為近圓的標準(A3),直徑差比≤20%則為橢圓的標準(B1)。其實珍珠的圓潤度大多數時候是不需要用尺來測量的,用肉眼也可以看出圓度。海水珍珠的標準則比淡水珠的標準要高一些的,例如正圓是≤1%,近圓是≤10%。我們在購買時,要多多比較,看看哪款珍珠的圓潤度更好一些。
- 3
看瑕疵
我們要知道的是珍珠由雙殼類貝體在湖海中孕育而成,在生長過程中受到環境的影響,多多少少會留下大自然的印記,所以表面會有一定的瑕疵。我們俗話說的“無暇不成珠”就是這個意思,事實上沒有100%無暇的珍珠,即使表面上看沒有什么瑕疵,但是放在放大鏡下還會發現珍珠表面有少數的斑點瑕疵。我們一般講的無暇是指用肉眼觀看,在0.5米處觀看時是看不到瑕疵的。 按照珍珠含有的瑕疵我們將其分為以下四個等級,即下圖中的A、B、C、D,其中A級含有的瑕疵較少,是珍珠制品中的上乘。
- 4
看大小
天然養殖的珍珠時間越長,珍珠的形狀也就越大,數量越為稀少。一般來講珍珠都是越大越值錢,價值越高,珍珠是“七分為珠,八分為寶”,市面上大顆粒的珍珠甚少,大都以小顆粒居多。多數時候6毫米以下的珍珠,是不會用來加工珍珠制品的,因為它還沒有達到珠寶的等級,但因為小珍珠有小珍珠的美感,所以也有不少朋友喜愛。7-9毫米的,大小居中,價格也相對合理,。超過10毫米的珍珠就比較難見了,11毫米以上的就更加少見和昂貴了。越大,數量就越稀少,而價格往往也是較高的。
注意事項
- 珍珠表面的硬度較低,保存時要盡量避開硬物,存放時要當心,千萬不要讓利刃劃傷珍珠。
參考資料
- 參考相關購物類網站 經驗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需要解決具體問題(尤其在法律、醫學等領域),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。

點擊排行
- 2 排行
- 3 排行
- 4 排行
- 5 排行
- 6 排行
- 7 排行
- 8 排行
- 9 排行
- 10 排行